西藏往事18军文工团在甘孜为阿沛bul

文图\张晓帆

年3月,18军文工团随同军直大部队,分乘5辆十轮卡车,从新津出发,经4、5天颠簸到达甘孜。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演出,适应高原气候下的行军作战和做进军拉萨的准备工作。那时,53、54师都集中在甘孜机场、公路,人数很多,我们的演出任务也很重。我当时是文工团美术分队的新兵,可以自由活动,一天背了画夹在甘孜“城”内到处画速写,是名副其实的自由兵。

每次演出的地点,都是在“城”中心一个四面高墙壁立的坝子里。据说那里原是土司官寨,后来因为国民党的24军开战,烧成了白坝坝,正好来做演出场地。有一次演出,左前排例外地摆出了藏式卡垫和矮桌,不一会王4号(18军副政委王其美)陪同一对穿藏族装的夫妇来观看演出,男的是瘦高瘦高的中年人,穿墨绿哔叽高领蒙古装,腰上系一条绸带,脚登皂靴,头上戴着四块瓦式毛皮帽,脸比较瘦,双颊凹陷进去,两眼却闪灼着睿智的光芒。

他的夫人要年轻些,中等身材,围着艳丽的江孜围裙;脸上略施粉黛,很和善的样子,喜欢笑。他们还带着一个5、6岁的小男孩。首长没有介绍他们是谁,场里一阵骚动,都在传“是阿沛,和他夫人小孩。”我心里纳闷,打仗哩咋个还带着家眷小孩哟?因为也坐在前排的背包上,离他们很近,所以看得很清楚。

阿沛很老成的样子,他夫人却活泼好动。可能近距离接触这么多男男女女的金珠玛让她好奇,头转来转去地盯着我们看。忽然她看见了我,把目光定在我身上,随即慈爱地一笑,算是打招呼吧。我那时差一个多月才满意15岁,剪了一个男头,从外看圆圆胖胖简直就是个可爱的小男孩,不少人误认我是儿娃子,她可能也这么认为的。很是怜爱我的样子。

后来,他们一家又来看过几次演出。演出节目,大都短小精干,记得有独唱合唱舞蹈独幕剧等,如《藏胞歌唱解放军》、《歌唱二郎山》、巴安弦子、甘孜锅庄、自愿军战歌、苏联红军舞等等。还演出过豫剧《将相和》、《刘海砍樵》等,他们看得很专注。

每次看演出,阿沛夫人都要拿眼睛到处找我。我这个自由兵有时坐在场上队列里,有时就在场外周边寻找描画对象。阿沛夫人总能用眼光找到我,慈爱地对我笑,表达出对金珠玛的深厚情谊。

后来到了拉萨,我下地方调西藏工委社会部下属一个部门工作,地点就在阿沛府第隔壁。因为是邻居,经常在大门外的路上,赤门(工委部分单位办公地点)演电影的场地、开大会时会场上碰见阿沛夫人。我那时已经返还了女儿妆,成了辫子姑娘。她一直认得我,一如既往地把慈爱的笑容送给我。保卫她们夫妇的警卫干事们,都是我单位的同事,经常听他们说阿沛夫人很关心我们这些邻居,经常问起我们。

有一天,单位的小年轻们在一起闹得忘乎所以,又唱又跳大呼小叫。不一会,隔壁阿沛府的保卫干事就提着枪过来问是不是有什么事了?说是阿沛夫人听见这边吵闹,认为我们女同志多,是不是遇到了坏人出了什么事,要保卫干事们赶快过来看看。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并从此后不敢再疯得过火。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不能忘记她对我们的情谊和关怀。

作者简介:

张晓帆,老西藏,年元月参加18军文工团,同年3月进军西藏。在藏工作了30年,年调四川省文联民协,任“三套集成”编辑,年退休。

张晓帆一家人

故事更多阅读

1、老西藏:我的母亲十八军女战士的共和国之恋

2、老西藏:倾听一位十八军女战士为你讲诉布达拉宫传说

3、16岁那年我在墨脱修公路42年后我是“墨脱新娘”

4、西藏往事:川藏运输线上的女修车工

5、西藏往事:我和妹妹在西藏工委成都保育院度过的童年

6、“西藏过往”:16岁那年,我参加了墨脱公路的修建

7、“老西藏”:昌都汽车运输公司人的川藏公路情

8、"致敬老西藏“之《坚守》埋骨青山,西藏情更坚

9、《我的父亲母亲》:脚是母亲的船信念是母亲的帆

10、年我在西藏当打字员

11、西藏往事:和昌都行署大院里的“将军楼”的不舍情缘

藏二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zi/3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