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829/8162288.html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约见于50%的糖尿病患者,常波及消化道,引起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运动功能障碍,其中尤以糖尿病胃轻瘫为突出现象。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Gastroparesis,DGP)在胃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可表现为胃脘胀满、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厌食、嗳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
发病机理
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神经、胃肠激素、血糖异常增高、胃微血管、平滑肌、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Cajal间质细胞的缺失等异常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
胃迷走神经损伤被认为在DG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内在神经病变
内在神经轴突出现阶段性脱髓鞘病变,神经节超微结构和非特异性树突肿胀,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存在结构上的细微变化。
受体及信号传导功能病变
胃窦部动力降低是由于该部位对乙酰胆碱的收缩效应减弱所致。
胃非神经细胞病变
主要为Cajal间质细胞缺失或减少,Cajal间质细胞是胃肠道的起搏细胞。
高血糖
1.高血糖能抑制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的产生和胃窦部动力。
2.高血糖可抑制胃动力药物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促进作用,多潘立酮等对很多糖尿病消化道症状无明显效果。
3.高血糖可以诱发胃节律的紊乱,并降低胃窦部动力。
4.高血糖可以减慢固体及液体胃排空速度,减慢程度与血糖水平有关。
胃肠激素变化
DGP患者各种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有很大争议,临床检测糖尿病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代偿性升高,但消化功能下降。
1.胃动素(motilin)↑
2.促胃液素(gastrin)↑
3.血管活性肠肽↑
4.血浆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
微血管病变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内镜探头直接测定胃黏膜血流量,均显示其血流量明显低于无糖尿病的健康人,提示无消化道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已存在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会影响自主神经和ENS的微循环灌注,对胃轻瘫的发生、发展可能起促进作用。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可见于眼、肾脏、神经等全身多处部位,也可见于消化道,可造成局部缺血而致胃壁平滑肌细胞变性,从而影响平滑肌的正常舒缩功能。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
对H.pylori与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关系,目前观点尚不一致。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
1.应积极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
2.进食以少量多餐为好,低脂饮食。应避免进食不消化蔬菜,以预防形成植物胃石。
3.药物治疗使用胃动力药物必须定时,应在餐前半小时左右服药,使其血药浓度在进食时已达高峰。常用药物: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胃动素、红霉素。
4.中医药治疗,四磨汤口服液等。
本病病机复杂,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明显疗效。糖尿病胃轻瘫在中医文献中无此病名,依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呕吐、反胃、痞证”等范畴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是依赖于脾的运化升清,胃的通降泄浊,肝的疏泄调畅。如果脾失健运,胃失通降,肝失疏泄,则饮食物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出现障碍。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主要是糖尿病患者患病日久,损伤了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肝失疏泄功能所致。
四磨汤口服液主要药物是木香、枳壳、乌药、槟榔。木香能行气止痛,健胃消食;枳壳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乌药能顺气畅中,散寒止痛;槟榔能导滞,杀虫利水;四药合用共奏和胃降逆,理气行滞之功,恰合本病病机。
一项四磨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显示,在控血糖基础治疗加服四磨汤治疗组效果显著,连续治疗6周后,痊愈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上表2研究显示,四磨汤治疗组餐前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下降,显著改善血糖情况。
上表3研究显示,四磨汤治疗组胃排空时间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加快。
四磨汤不仅可促进胃动力,同时可协调内分泌功能与胃肠神经功能,联合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不但可提高胃动力,同时降低了复发率,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余显霞.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四磨汤治疗老年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19(01):64-67.
刘晗念,郑承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系统评价[J].亚太传统医药,,15(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