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098.html
“祖国您好!祖国的亲人们,春节快乐!”2月5日,大年初一,远在公里外的非洲西部马里共和国首都巴马科,第26批援马里医疗队队长、医院院办主任蒋益华和队员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程有根、康复科主治医师毋振华一起向祖国问好,向医院全体职工致以新春的祝福。“我们已经适应了马里炎热的天气,开展医疗队的日常工作,为非洲患者减除病痛。”
队长蒋益华:
年1月12日,带着领导的期望和家人的嘱托,24位队员经过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抵达马里首都巴马科。刚下飞机,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非洲的热浪,还有前来机场迎接的老队员和在马华人代表,让经过长途跋涉略显疲惫的我感到了一丝欣慰。
(到达马里首都巴马科)
顾不上旅途劳累和时差影响,接下来是一周时间的紧张的交接班工作。在老队长的带领下,我拜访了中国驻马里大使、经商处参赞、马里卫生部长、医院的院领导、相关中资机构负责人。
(拜见马里卫生部长)
作为第三次参加援外医疗工作的老队员,我对非洲并不陌生。事实上,十六年前我第一次出国工作,参加了第17批援马里医疗队,到马里的第二大区锡加索市工作了一年,担任医疗队翻译。十几年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熟悉的场景,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恍惚中仿佛就在昨天。这次担任医疗队队长一职,再次来到马里,我感到了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感到了非洲人民对我们中国医疗专家的期待,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的分量。一年半的任期并不长,唯有静下心来,踏实工作,为中非友谊的坚固长城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贡献。
队员程有根:
经过20多小时的车马劳顿终于来到了熟悉又陌生的马里首都巴马科,熟悉是因为来之前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过这个城市、这个国家。下飞机后,车子奔驰在黄土路上,尘土飞扬,两边的房子都比较矮,路边是赶路的行人或小商贩,衣装以裙袍为主,脚上基本上都是拖鞋或赤脚的,穿鞋的非常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里到处都是芒果树,以前没见过,很新奇。当天我们住在中轻大院,蚊子非常多,不用拍,随手一抓就有,还有五颗又高又大的芒果树。第二天来到了驻地,我们要生活一年半的地方,环境不错,比想象中好多了,老队员们见到我们很热情也很激动。医院,医院总体很小,门诊楼边上随处看见打地铺的病人。一进门诊大厅,里面排满了人,病人不少,但很安静。这里的人很热情也很礼貌,一路上都会跟你打招呼。接下来便是放射科了,两台拍片机,一台CT,一台胃肠机,一台0.3T的磁共振,机器维护的不错。
这里疾病谱和国内不一样,碰到最多的是疟疾、结核、大脖子病、慢性骨髓炎、血吸虫病、各种脓肿,这里的肿瘤病人也不少,肿瘤大多都非常大,这种情况国内很少见了,这里的病人都非常穷,很难同时承担两种检查,我要做的就是通过一次拍片或者CT检查,尽量给出精确的诊断。当地卫生状况很差,医疗条件也很差,对我们的医疗援助很依赖。希望接下来的一年半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帮助吧。
有点想家,医院的春晚,想念国内的一切,希望大家一切安好,我在这里也顺顺利利。
(在驻马里大使馆春节招待会上)
(和助手工作合影)
队员毋振华:
似乎刚刚告别国内的亲朋好友,同事领导,一转眼就来到了地球的另一端,顾不上舟车劳顿,时差颠倒,就马上进行了新老队伍的交接,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只是不同于国内的是,每天面对的都是黑皮肤,讲邦巴拉语的马里患者。
(在中马迎新春联谊会现场)
在这里,医院,送来了健康,马里人对中国医生都很尊敬,对有中国特色的针灸,更是热情有加。每天上班伊始,针灸科往往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病人多,而是因为有很多病人都是儿童。作为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里的小儿脑瘫和生产时的损伤(牵拉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高发。作为针灸医生,几乎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尽管孩子们在治疗时哭声凄惨,但是他们的父母却都很乐观。乐观几乎在马里人血液里流淌着,不管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他们脸上都有笑容。但是,在针灸科,有几位马里人却笑不出来,因为面瘫困扰着她们。针灸作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她们更是早早就知道了,得了面瘫就一定要看“Médecinchinois”。经过几天的治疗,几位面瘫患者均已不同程度好转,每天还要笑着跟我学中国话:你好,同德医生,谢谢,再见。
学中文也是他们对我们中国医生表达敬意的一种表现,在这里,法语也只是受过教育的人才会讲,而邦巴拉语才是通用的语言。为了能够更好的和患者沟通,我也努力学了些简单实用的邦巴拉语:ganagaxi(别哭),abana(结束了),ganbei(再见)……
对于缺医少药,甚至除了疾病还在同温饱作斗争的马里人民来说,经济又有效的针灸确确实实帮他们解除了很多疾苦。在就诊的患者中,从平民百姓到外交部长和他的女儿,不管是中风、面瘫、关节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局部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他们都会想到针灸。
随着一带一路和浙江省五十年的援外医疗,针灸在马里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招牌。作为针灸医生,在非洲大地上画上同德的符号,这是何等的骄傲与自豪啊!我要真真切切的用实际行动做到: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与医院助手合影)
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