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60.html/
龚新文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最早起源于西周,到汉代瓦当在工艺上达到登峰造极,是方寸之间的千年底蕴。
瓦当纹饰基本上可分为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大类。文字瓦当起始于西汉,在汉代最具时代特色,占有突出地位。
西汉文字瓦当都集中在关中地区,其年代绝大多数是在武帝至新莽时期,以圆形瓦当为最常见,也有少数半圆形的。有纯文字的,有文字结合图案及花草动物图形的。文字瓦当绝大多数为阳文,字数从一到数十不等。
瓦当文字的排列方式多样,有顺读的,有反读的,有回环交错的,有上下左右、内外相套的。文字形状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大多随瓦当边缘弧形而诘屈伸缩。书体有篆、隶、缪篆、鸟虫、芝英等。
汉瓦当最常见的形式是圆形中央为一乳突,周围或有联珠,内圈外用十字单线或双线等分为四,多字的也有用界线等分为多块,再加外边、外廓,文字就在扇面形的框栏内设计。这和汉字的方形结构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好这对矛盾,最考验匠师们的技艺。
西汉瓦当广泛施用于宫室、官署和陵寝的建筑上,从出土、采集的西汉中期瓦当看,用千姿百态、生动峻美、雄肆奔放、安排巧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西汉晚期至东汉,诸侯王和民用建筑瓦当出现较多,地点也扩大至关中以外。但比皇家所用瓦当小,隶书比例增多,文字和图案常相配合,气局也比皇家、官署瓦当小得多,可见文字瓦当已开始走向衰落。至唐代,文字瓦当几乎绝迹。
下面请欣赏一组汉代文字瓦当传世珍品:
一、卫字瓦当
“卫字瓦当”是汉代文字瓦当的代表作品,大都出自汉长安城遗址。当面为一“卫”字,通常占满当面。字形就像一个拿着武器,穿着盗甲的卫士一般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不可侵犯之势。这种威严的瓦当的背后其实是王权的威严,是汉代封建中央集权大一统政治的体现,也是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的表现。
“卫”,即卫尉,秦官,职掌防卫。《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卫尉,秦官,掌管门卫屯兵。”西汉各宫中都设有卫尉,如“长乐卫尉”“甘泉卫尉”“建章卫尉”等。
“卫”字瓦应为卫尉的官署用瓦。此瓦发现于陕西省淳化县甘泉宫遗址。
二、甲天下瓦当
此瓦当当面上部为一马一鹿图案,左右并列,下部“甲天下”三字凸起,篆书体。
“甲”作序数时为第一的代称。“甲天下”,即天下第一。有显示地位之意。
三、维天降灵瓦当
此瓦当边轮较宽,内饰弦纹一周。主纹为阳文,篆书,12字:“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分三行竖列,行间及四周衬以乳钉及四叶纹。
语句以“灵”“宁”两字为韵,篆体有方、圆两种,蜿曲刚劲,秀整可爱。整体布局协调,纹饰随圆形当面而变化。系汉代吉祥颂辞,表达了当时人们意识中“天命”“神授”及“千秋万岁”永恒不变的思想。
四、汉并天下瓦当
汉并天下瓦当面“汉并天下”四字凸起,篆书体。
《汉书·贾邹枚路传》记:“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运行数千里不绝于道。”
《董仲舒传》中言“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谊,此太平之致也。”
“汉并天下”有称颂和夸耀之意。
五、千秋万岁瓦当“千秋万岁”瓦当出土于汉阳陵,圆瓦中心有乳突,环绕乳突设计一个阳线圆圈,圈外起双阳线,将当面四等分,每格填有一字,为自右向左直读书写。当面文字具有图案化特征。边际起有弦文,瓦当边沿平整宽厚。整体风格自然、安详、质朴。
六、永受嘉福瓦当
永受嘉福瓦当为陶质。当面“永受嘉福”四字为阳文,缪篆体。缪篆体在汉代铜器和印章文字中时有所见。
《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十七章〉》:“其诗曰:承帝明德,师象山则。云施称民,永受厥福。承容之常,承帝之明。下民安乐,受福无疆。”
“永受嘉福”为祈福语。
从以上汉代文字瓦当可见,汉代文字瓦当是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及书法于一身建筑装饰艺术品,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千百年来,始终焕发着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