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临床医生碰到足趾离断都很头疼,会建议直接做清创缝合、截趾术,因为断趾再植的成功率很低,临床数据显示,断趾再植比手指再植更为复杂困难,成功率仅为手指再植的60%,骨科医生常常不得不跟患者讲:“成功率特别低,钱花了也可能保不下来脚趾。” 但就在半个月前,医院足踝科完成了一例难度颇高的踇趾再植手术,断趾顺利成活,患者已恢复出院。
显微镜下的“穿针引线”
患者姚女士刚34岁,在家干活时锯子不慎锯掉左足踇趾,左足第2趾也被锯伤。家人急忙带着掉落的踇趾把姚女士送到医院。 术前:踇趾离断 疼痛和恐惧让患者十分担心将来会留下残疾。足踝科陈占斌主治医生一边迅速给患者检查,一边安慰。患者左足踇趾完全离断伤,第2趾近节趾骨骨折。 尽管非常难,但在一个专业的足踝科医生眼里,治疗的第一位肯定是要为患者保住离断的趾体,毕竟踇趾一旦缺失,对行走及患者心理带来的影响都很大,而患者和家属的保趾意愿也非常强烈。陈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病情及手术结果后,得到家属支持,陈占斌、王岩岩医生团队决定:尽快手术,早一分钟就多一分希望,竭尽全力保住患者踇趾。 术后即刻 手术小组迅速进行了简短的术前讨论,分析术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拟定对应的处理手段。术中,医生凭着清晰的临床逻辑思维和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在显微镜下一针一线仔细缝合血管、神经、肌肉……无比的耐心与精细,才能保证再植肢体术后功能恢复。 手术顺利完成,通血成功,患者被送到足踝一病区康复。踇趾再植为什么成功率低?
断趾再植为什么是手足外科颇有难度的手术?主刀的陈占斌主治医生说:“断趾再植和手指再植不一样的地方,主要在于,脚趾血管较细,又离心脏最远,属于肢体末端,血流灌注压较低。另外,足趾长度短,趾蹼间隙小,术中足部难以摆放手术体位,不便于手术操作,故再植的成活率一般较低。我们这一起踇趾再植手术,患者先趴着,吻合动脉成功后,患者又改仰卧位,医生再吻合静脉,同时,因为手术体位的原因,只能主刀医生一个人双手悬空操作,相对来讲手术难度较高。”
术后一周,再植断趾顺利成活 术后,专业精心的护理必不可少。术后当天,病区护士坚持每一个小时到床边仔细观察踇趾的血运情况,时不时还要给患者调整睡姿,怕万一脚趾被压,手术功亏一篑。患者的情况也随时发到医护工作群,让手术医生能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动态,以便跟踪指导。 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救治得到了回报,一周后,再植断趾顺利成活,目前患者已出院回家休养。显微修复重建专业
医院显微修复重建专业,发扬显微外科的技术优势,主要采用各种游离组织移植的手术方法,对四肢、面部及体表皮肤软组织缺损及骨缺损进行修复重建,采用超级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体表器官(手指、耳、鼻、唇、阴茎、乳房等)的再植与再造,达到恢复功能、美观、微创的治疗效果。 治疗范围: 1.体表四肢、面部等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 2.体表器官(手指、耳、鼻、唇、阴茎等)离断、缺损; 3.肢体骨缺损与骨不连; 4.肢体复合组织缺损; 5.体表肿瘤的美容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专家介绍
陈占斌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江苏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委员。 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院关节外科、医院手外科进修,并多次外出学习皮瓣外科方面的先进理念。 专业特长:关节外科、手足外科、创伤骨科;如全髋置换、全膝表面置换、关节镜,断指再植、游离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等手术、臂丛神经及周围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显微外科技术在四肢创伤的修复与重建中运用,多指(趾)并指(趾)畸形整形手术等。今年5·29,金龙湖广场见!两大优惠+两大微创团队助力“全球爱足日”家门口看名医!5月29日,医院神经科专家丁素菊教授来院坐诊文案王竹玉校审
王竹玉发布
杜超策划
王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