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材和饮片

治疗皮肤科北京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6172010.html
1肿节风

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glabra)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嗪皮啶(C11H10O5)不得少于0.%,含迷迭香酸(C18H16O8)不得少于0.%。

苦、辛,平。归心、肝经。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用于血热发斑发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9~30g。

置通风干燥处。

以茎、叶色绿者为佳。

2粉葛

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外皮,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或斜切成厚片,干燥。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葛根素(C21H20O9)不得少于0.30%。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10~15g。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质松、色黄、无粉性、纤维性多者质次。

3决明子

豆科植物决明(Cassiaobtusifolia)或小决明(Cassiatora)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黄酚(C15H10O4)不得少于0.20%,含橙黄决明素(C17H14O7)不得少于0.%。

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9~15g。

置干燥处。

以颗粒均匀、饱满、黄褐色者为佳。

4续断

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asper)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川续断皂苷Ⅵ(C47H76O18)不得少于2.0%。

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9~15g。

置干燥处,防蛀。

以粗肥、质坚、易折断、外色黄褐、内色灰绿者为佳。

5冬瓜皮

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hispida)的干燥外层果皮。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

甘,凉。归脾、小肠经。

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9~30g。

置干燥处。

以皮薄、条长,色灰绿、有粉霜,干燥、洁净者为佳。

6罗汉果

葫芦科植物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由嫩绿色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罗汉果皂苷V(C60HO29)不得少于0.50%。

甘,凉。归肺、大肠经。

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用于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9~15g。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以形圆、个大、坚实、摇之不响、色黄褐者为佳。

7益智

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oxyphylla)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辛,温。归脾、肾经。

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唾。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

3~10g。

置阴凉干燥处。

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8芥子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alba)或芥(Brassicajunceai)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同药材,含芥子碱以芥子碱硫氰酸盐(C16H24NO5·SCN)计,不得少于0.40%。

辛,温。归肺经。

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咳嗽,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3~9g。外用适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以子粒饱满、大小均匀、黄色或红棕色者为佳。

9大蓟

菊科植物蓟(Cirsiumjaponicu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柳穿鱼叶苷(C28H34O15)不得少于O.20%。

甘、苦,凉。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9~15g。

置通风干燥处。

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10玉米须

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mays)的花柱和花头。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甘、淡,平。

归膀胱、肝、胆经。

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

0.5~2两,煎服。

(1)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可配合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用治湿热黄胆疸,可配茵陈、平地木等同用。此外,本品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有所发展,常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病症。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yx/6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