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课
MUSIC
学
堂
宅家不赋闲,笃行志更坚
夕阳伴着青山慢慢落下,涛涛黄河流向大海,若是想看到千里风光,那一定要登上高楼。《登鹳雀楼》一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跟随作者的脚步,本期“雅学课堂”我们一起走进山西,用琴声传文化,用歌声传志向,用舞蹈传真情。
雅韵小课堂
汉小筝的基本手型:
小朋友们右手手背朝上,与筝面平行,掌心朝下,呈半握拳状(如握鸡蛋),食指和大指尽量靠拢呈孔雀头状。手放松、半握,就像睡觉时拳头保持半握一样。
弹奏汉小筝“托”、“抹”基本要求:
1.弹奏状态:松弛、自然、优雅
2.弹奏位置距离前梁3CM
3.假指甲平面触弦
4.运用假指甲胶布以上的位置弹奏
5.运用手指关节
我们掌握了“托”、“抹”两种技法以及如何弹奏汉小筝之后,赶快来看一下即将弹奏的《登鹳雀楼》吧!和张老师一起弹古诗!
建议点击视频横屏观看
栏目拓展小知识
山西民间打乐器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讲述山西鹳雀楼,今天就跟张老师走进山西,看一看山西具有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
山西民间乐器中,打击乐器的种类颇多,各有特点,色彩各不相同。除去古代的编钟、编磐以及现代仍然流行的云锣等能奏出一定的旋律外,其它都是节奏性乐器。按其形制与用料的不同,可以分成四类。
(1)鼓类:山西常用的鼓有大、小不同的堂鼓、板鼓、分别应用于民间吹打乐、地方戏曲、曲艺和民间歌舞的伴奏。
(2)锣类:山西各地常用的锣有马锣,也称为吊锣、大锣、小锣、是山西民间特有的乐器。
(3)铙钹类:山西常用的有大铙、小铙、大钹、小钹、,还有和小镲类似的碰铃。
(4)梆板类:山西常用的有拍板、竹板、简板、四块瓦等其中,四块瓦是“二人台”、离石弹唱和道情音乐中的特有乐器。
雅悦小课堂
《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这首古诗吟唱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小朋友们,首先请熟悉歌词的节奏,有节奏的读古诗,再熟悉歌曲旋律,用“lu”声来哼唱旋律,最后加入歌词演唱。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够用心学习哦!
建议点击视频横屏观看
栏目拓展小知识
山西民歌
山西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以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为主。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山西各地民歌品种繁多,大致可归纳为。
雅致小课堂
本期《登鹳雀楼》一诗,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奋进,不断登高望远。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舞蹈展现这份心境。在学律动时,首先熟悉歌词的节奏,先学会动作再熟悉节奏,最后加入情感进行舞蹈表演。
建议点击视频横屏观看
栏目拓展小知识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共有几百余种舞蹈,按其形式可分为秧歌类、锣鼓类、彩灯类、车船类、花鸟类、拟兽类、武技类、神鬼类和其他类。
总的分布情况是:秧歌类舞蹈流行于北部、中部地区;锣鼓类舞蹈流行于南部地区;神鬼类舞蹈多流传于偏远地区;彩灯、车船、花鸟、拟兽、武技类舞蹈则遍及各地。
这些民间舞蹈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采,乡土气息浓郁,是山西人民世世代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品提交
诗中美景,读者自知,琴中乐舞,心者相知。希望小朋友可以再音乐中感受音乐,倾听音乐,学习音乐。可以把自己学习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哦!
作品提交方式:
拍摄2张图片+一段视频(要求拍摄清晰横向拍摄),发送至本班音乐老师邮箱。
张鸾老师: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