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渊源广博,其中的药膳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药膳功能各异。药膳在中国的民间主要的作用是用于养生,而在养生的同时兼顾一些治疗的作用。所以,药膳在中国的民间有着很高的地位。药膳在治病、保健等方面,均需以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而行药膳调补法,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理论作为指导,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证情况的差异,对药膳的具五蓄为益,五菜为充”来补益精气,往往起到单独药物治疗所不不能达到的方向。个体使用方面也应有所区别,这就叫“辨证施膳”。在这一个大的基础上,药膳所涵盖的知识面很广,在民间的用途很广同时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药膳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饪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药疗的膳食。中国食疗药膳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食同源”、“药食同源”是中国人一贯坚持的食疗养生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食疗养生理论的特点已十分明显,理论体系已十分完善。孙思邈《千金要方》云:“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太平圣惠方·食治》云:“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疗,适情遣药者,可谓上工矣”。
一、药膳的治疗作用--治疗痛风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痛所致的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临床以高尿酸血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如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肾炎和尿酸结石的形成为特点。本病主要表现为拇趾、跗跖、踝、膝等处单关节红肿疼痛,伴有血尿酸增高。
中医界有句俗话叫“药补不如食补”治疗痛风在饮食方面有四粥两茶一汤的药膳方式。分别是山药粳米粥、薏苡仁齿苋粥、赤豆薏苡仁粥、桃仁粳米粥、寄生桑枝茶、牛膝菊花茶、冬瓜干笋汤。
◎四粥山药粳米粥鲜山药50~克,粳米30克。将山药刮去外皮,洗净切片,加水适量与粳米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次,连服7天。功具补益脾肾。适用于脾肾两虚型痛风反复发作者。
薏苡仁齿苋粥生薏苡仁50克,马齿苋50~克,粳米30克。先将薏苡仁洗净,马齿苋洗净切段,加水适量,入薏苡仁、粳米煮至熟时,再入马齿苋煮5分钟即可食用。每天1~2次。功具清热利湿,消肿止痛。适用于痛风关节红肿疼痛者。
赤豆薏苡仁粥赤小豆、生薏苡仁各30克,粳米50克。先将赤小豆、薏苡仁洗净,加水适量,煮至半熟,再入粳米煮粥食服。每天1剂,连服7天。功具健脾除湿,消肿止痛。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疼痛者。
桃仁粳米粥取桃仁15克,粳米30克。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剂连服7天。功具活血通络。适用于痛风淤血阻络,痛有定处者。
药膳是一种大家普遍认可和乐于使用的养生方式,而在药膳的多种形式中,粥又因做法简单和内涵丰富获得了普遍认可。清代顾仲所写《养小录》记载的“安香粥”是用落梅花瓣和米共同煮可起到疏肝解郁开胃生津的作用。药膳粥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和高血脂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两茶寄生桑枝茶桑寄生9~15克,冬桑枝20克。将桑寄生、冬桑枝洗净,切片状,入茶杯内,用沸水加盖焖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每天1剂,可持续服用。功具祛风逐湿,通调血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通络止痛。适用于老年体虚、肝肾不足、痛风迁延不愈者。
牛膝菊花茶川牛膝50克,菊花克,炒山楂60克,九节茶(是金粟兰科植物接骨金粟兰的枝叶)50克。共同焙干,研粗末。使用时取5克,入杯中,以沸水浸泡,加盖泡5~10分钟即可使用。功具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适用于痛风痛有定处、伴有血脂异常者。
◎一汤冬瓜干笋汤冬瓜克,竹笋30克,姜丝、盐、味精、麻油适量。先将冬瓜去皮洗净切片,笋干水发切丝状。再用麻油入锅内与冬瓜,笋干煎炒3~5分钟,加入清水~毫升,以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煮10分钟,最后加入盐、味精、姜丝烧1~2分钟即可食用。每天1次,常服。功具利湿消肿,促排尿酸。适用于痛风有周期性发作者。
二、补益气血类
人要想安乐,达到长寿和幸福的目的,关键在于保养身体。注重血气津液的补养《黄帝内经》曾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炙(热也)则揍理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或多序黄芪的干燥根。前两种商品称黄芪,后一种称红芪。
[药膳]黄芪鸡汁粥[原料]母鸡1只(重约0~1克)、黄芪15克、粳米克。[做法]先将母鸡去毛及内脏、剖洗干净,浓煎为鸡汁;取黄芪15克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梗米克共煮成粥。[用法]早晚温热服食。[作用]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虚的贫血、乏力、自汗者。[评注]黄芪鸡肉配伍能健脾胃,益气血,是补虚止汗的良方。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
黄芪鳝鱼汤黄芪30克,鳝鱼克,生姜1片(切丝),红枣5枚(去核),大蒜2条。黄芪、红枣洗净,大蒜洗净切段,鳝鱼杀后去肠杂、洗净、斩件。起油锅放入鳝鱼、姜、盐、炒至鳝鱼半熟,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鳝鱼肉。补气养血、健美容颜。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等。
三、抗氧化抗衰老的养生食疗——泽泻香菇汤
‘药膳”对于人的机体的护养和疾病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香菇是常用的食用菌,富含香菇多糖、纤维素等成分,具有抗癌整肠作用;泽泻是淡渗利水的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其有降血脂、保护肝脏等作用。有实验观察到泽泻香菇药膳具有调节血脂和抗氧化延缓衰老方面的作用,这与历代中医药文献记载的有关泽泻和香菇的功效及现代对两者的药理研究是一致的。
四、总结
药膳在临床实践当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在应用药膳的过程中,要因人、因地、因病,要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和药物性能的变化来进行调养。“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饮食是人生存所必需的。“食色,性也”。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饮食养生与人的健康长寿关系非常密切,调理饮食不仅可给人体供给足够的营养,而且能够祛病强身、抗衰延寿”。“药食同源”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历代中医在饮食养生方面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总之,在节制饮食、调理脾胃的基础上,要注意调和五味、清淡饮食,要先饥而食、少食多餐,要注意冷热适宜、食贵烂煮,要做到食勿急行、饥勿呼叫,最重要的是选取食物时,当以身体察,各随禀气所宜而食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