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文学争鸣和小朋友们谈写二人台张

白癜风忌口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7548928513122&wfr=spider&for=pc

和小朋友们谈写

二人台

张炳昱

小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说一说二人台,那么二人台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曲艺,也有人说是戏曲,我们先看一些资料。

二人台 俗称双玩艺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忻州河曲,成长于内蒙古,流行于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一种曲艺,后由曲艺二人台发展成为地方传统的戏曲剧种。

因为此曲(剧)种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也就是说,(大多采用了)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二人(或两个角色)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它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地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先不谈,咱说东路。

东路二人台 形成和流行于内蒙古乌兰察布一带以及河北的坝上和张家口,山西的雁北地区。

发展 到了民国年间,东路二人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建国后,将“玩艺儿”改名为二人台,由最初的打地摊到搬上舞台,并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演出模式。

音乐与表演 分为单曲和套曲两种:

一、单曲 以单体曲为主,一曲到底,大多专曲专用。如《挂红灯》《十对花》《五哥放羊》《打连城》等。因一曲不能满足需求,又不能加进其它曲调,只有在原曲调上作由松渐紧,由慢渐快的节奏变化,这是二人台音乐形象的一种手法。基本规律是:亮板—慢板—流水板—快板(捏子板)—垛板。男角走低音大嗓,女角走高音细嗓。

二、套曲 这是曲联体的套曲形式,即一剧采用多种曲调,如《卖碗》《探病》《回关南》《姑嫂挑菜》等。根据剧情的发展,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来配曲,从而扩大表现力。

板腔体 东路二人台的唱法与西路不同,定调比西路高二度,适宜男角演唱,故不用假声,平打平唱。

剧目 东路二人台,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有载歌载舞的、红火热闹的“火炮曲子”;有以演唱见长的“硬码戏”;有器乐牌子曲演奏;有清唱、对唱、表演唱、串话、道白等等,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东路二人台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70多个。其中有一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大型剧目有《小放牛》等13个;小型剧目有《五哥放羊》等6个;移植改编的剧目有《朝阳沟》等5个;现代戏有《嫁娶新风》等5个。不管哪种类型的题材,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爱情的。

唱腔和唱法 东路二人台的唱腔,主要来源于民歌,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大秧歌、道情、北路梆子等音乐而发展来的。其唱法早先以高打低唱为主,用真声,后来把真假声结合起来。在较自由的行腔中大致可分为“满、花、闪、捏、口”五种唱法,各有所长。曲牌和乐器 是二人台音乐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作器乐节目单独演出,也可以配合戏烘托气氛作衬曲,还可以作舞蹈的伴奏音乐。曲牌有《八板》《喜相逢》《鬼拉腿》《虞美人》《黄莺亮翅》《森吉德玛》,曲牌是根据剧情伴奏的,有时在开演之前或演完之后,也用曲牌。伴奏格调自成一体。乐器有笛、四胡、扬琴、四块瓦。后来又增加了板胡、二胡、琵琶、笙、唢呐、三弦、大提琴,以及鼓、锣、镲等打击乐。

本文观点,推荐:由刘铁铸、任新宁编曲,王凤云(晋)、苗俊英(蒙)、魏巍(蒙)表演的《走西口》,时长:10:34;由张飞、张贝表演的《五哥放羊》,时长:18:59;(演员不详)表演的《五哥放羊》(扮相、服装优美)16:22。

  剧本创作的意见

  一、深入基层,不断了解传统二人台的本质;

  二、细嚼慢品,加工提炼搜集到生活元素;

  三、凝神升华,创作益于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精品。

剧本优秀的标志

  一、就是“新” 即取材要新、语言要新、人物造型要新、作品的底蕴要新,结构要新。具体如下:

1、从取材上看 必须反映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事物,老百姓的新生活,建设中的新矛盾等等,剧目必须急时代所急,想人民所想,这是文学应具有人民性的根本要求,更是长期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的“二人台”艺术的最本质的要求。2、从语言上看 在符合舞台语言的基础上,要尽量吸收当代语言来表达所反映的内容,尽力排斥陈旧的、庸俗的语言。3、从人物造型上看 用当代人物的造型,引起广大观众的认同,更能够与他们融为一体。4、从作品的底蕴来看 也要注意运用现代艺术底蕴,做到推陈出新。5、从作品结构来看 也要用新的方式去构思,必须要在原有“二人台”作品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小品、歌剧、话剧、曲艺、影视等一些结构形式,使其作品结构比过去有质的提高。

  二、就是“实” 即:   三、就是“活” 即:语言要活,表演要活,主题要活。

小朋友们:本节前半部分讲了二人台及东路二人台的介绍,东路二人台的发展、音乐与表演、板腔体、剧目、唱腔和唱法、曲牌和乐器等,这些都是二人台知识;后半部分讲了二人台的创作,即:剧本创作的意见(共三点),剧本优秀的标志(共三点)。

  小朋友们:二人台,看起来是个“小玩艺儿”,其实“大”的很哪,在这里,只是讲了点皮毛而已,其作用是引大家入门的。要想做成做大,还必须得查找更多的资料才行。你们不妨还是先写个能表演几分钟的二人台剧本试试。好了,二人台就讲完了,你们辛苦了!

谢谢!

.09

点点赞

往期回顾:

和小朋友们谈文学(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诗(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快板儿(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故事(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散文(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小品(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相声(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三句半(张炳昱)和小朋友们谈写戏曲(一)(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戏曲(二)(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山东快书(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小说(上)(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小说(下)(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电影文学剧本(上)(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电影文学剧本(下)(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评书(上)(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评书(下)(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太原莲花落(张炳昱)

和小朋友们谈写武乡琴(鼓)书(张炳昱)

作者简介

张炳昱笔名贺奇春,网名稍可轩、咱们好,字礼德,号南坡居士。男,年生,榆社县城人。年参加工作,学历中师,职业教师。年获市级“书香教师”荣誉证书,年内退,年正式退休。曾为山西诗词学会会员,晋中作家、诗歌协会会员,榆社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榆社诗词学会《漳源诗词》副主编,榆社作家协会理事,榆社石勒文化研究会理事,北寨霸王诗社社长,北寨小学雏鹰文学社社长等职。已著《榆社话语音》《岁月无痕》《随台说唱》等6部书。发表小剧本(戏剧、电影)5、6部及多篇散文、曲艺等作品。与他人合作编写并拍摄红色微电影《太行红嫂》等等。格言:当天下人幸福了,我就幸福了。

《榆社文学》欢迎赐稿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学生优秀习作等均在征稿之列,择优发表纸质媒体。

3.来稿文责自负,字体格式为宋体5号,首行不空两格,以word文档形式投稿,不接收链接或PDF格式稿件。来稿请注姓名(笔名)、字以内作者简介、个人照片,在其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yx/7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