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可以应用于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obstetricbrachialplexuspalsy)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一侧或双侧臂丛神经因受到使头肩分离的外力牵拉而发生的神经损伤。

据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胎儿营养过剩导致巨大儿发病率以及孕检和助产手法不规范导致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部分轻度的臂丛神经损伤可自行恢复,但对于中、重度损伤,如果早期未及时接受康复治疗将导致患肢严重功能障碍而致残,影响患儿后期手功能的建立及日常生活能力。臂丛神经损伤可分为上干型损伤、下干型损伤和全干型损伤。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通过电刺激,提高肌肉收缩功能,并加强大脑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可以使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运动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根据患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将治疗电极放置在三角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桡侧伸腕肌、指伸指屈肌群的肌腹处,选择半主动配合模式。每次刺激均需要诱发出肘关节屈曲和腕关节伸展方可达到干预效果,刺激肩关节外展及前屈时家长可协助患儿完成动作。

何金华等的研究报道,首诊1~6个月龄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采用肌电生物反馈反馈配合综合康复可以明显缓解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肢的多种功能障碍并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肢运动能力,促进受损神经修复,尤其在重度全干型臂丛损伤方面疗效显著,为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许会梅等研究报道,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运动治疗,有助于首诊1~6个月龄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上肢功能重建。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肘关节及手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动疗法能充分恢复患儿上肢肌肉运动模式,并借助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刺激臂丛神经产生远端再生性轴突侧支芽生,从而提高突触数量并改善离子通道的信号传递效率,有助于上肢功能重建。

由于大多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年龄小,理解及配合程度差,为进一步提高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主动加被动模式下进行患肢运动再学习训练。

治疗前与患儿家长积极沟通,解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基本方法、作用及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观察到生物反馈到屏幕上的信息后,可协助患儿肢体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肘、腕及手指关节屈伸等动作的完成,克服患儿的认知和理解障碍及不能主动配合的缺陷,顺利完成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RussoSA,KozinSH,ZlotolowDA,etal.Scapulothoracicandglenohumeralcontributionstomotioninchildrenwithbrachialplexusbirthpalsy[J].JShoulderElbowSurg,,23(3):-.

(2)陈亮,顾玉东.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的诊治[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5(5):-.

(3)何金华,刘华,覃蓉,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18(5):-.

(4)许会梅,尚清.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运动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31(5):-.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医学科普: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视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yy/4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