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地理为何凉山州山林火频发

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92158.html?ivk_sa=1024320u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时事导读近日,四川凉山州连续发生几场森林火灾,3月28日晚,凉山州木里县项脚乡发生森林火灾,3月30日15时许,西昌市马道镇发生森林火灾,并向市区蔓延。年3月31日凌晨,有救援人员在赶往凉山西昌火场途中遭遇不测,截至31日15时,已有19人牺牲。去年木里火场也是这个前后日期,一场火灾中有30位英雄离去。向英雄致敬!

据资料显示:每年2月到4月是四川林火的高发季节,高发区域主要位于川西高原的甘孜州南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境内。为何这里山林火灾多发?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木里火灾多发的原因。

首先来了解一下西昌和木里所在的地理环境:△*西昌、木里火场周边地形示意。(中国天气网制作)

这里地处我国西南。

红色圈中大致为两地受火区,标注地理蹊

谢皆兵凉山州地处川西南横断山系东部,界于四川盆地和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木里县多山地之中,西昌城则地处山河谷地段。境内多高山河谷,境内相对高差达米,且在这里有亚热带干热河谷现象。标注地理蹊

谢皆兵这里干湿季节分明,3-4月份又处于干季,这个季节云南、四川南部受越过云南西部的横断山脉后的西风影响,受山高谷深影响,此时气流下沉增温减湿明显。另外这里山地中植被茂盛,也就是有着大量存在可燃物的可能性。再加上这里多一些原始森林,一些森林地面植被的枯枝落叶长期堆积后,容易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一旦遭遇明火,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火势快速蔓延现象。另外据资料查证凉山的主要树种是云南松,这种树松节油含量高,燃点低,尤其是最近天气干燥,遇到火星就有可能燃烧,另外春季到来树木生长,林区可燃物增多,一旦遇到高温、大风等天气状况,极易引发火灾。

通常认为,森林燃烧的条件中火源、森林植被、气象条件三者缺一不可,植被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其中作为气象条件的:气温、空气湿度和风是影响森林火灾频次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而空气湿度是关键因素,风是助燃剂。

一般而言:

气温达到15℃以上时,火灾会有显著增多趋势;

当气温超过20℃时,火灾就有大量发生的可能;

而当气温低于5℃时,即使着火,也不会有特别明显这种燃烧;

0℃度以下基本没有火灾。

大气湿度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到可燃物的干湿程度,还影响着可燃物的干燥速度随着湿度的减小,可燃物的干燥速度会不断加快。

大风不仅加速燃烧,随风飞溅的火花还会扩大过火面积,热气上升后带着火种还会使地面火变成树冠火,加大扑灭难度,风夹带着烟雾不利于扑救。

三月底四月份,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应是雨水开始逐渐增多,凉山木里这里虽然有干热河谷现象,可此时大的尺度来说天气应该降水多啊,其实不是这样,据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及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研究结果表明,对四川气温和降水的分析表明,2月到4月上述区域是四川省气温最高、降水最少的区域。因为这个季节我国江南华南等区开始进入降水逐渐增多季节,可四川、云南大区域这边北部多山,北方冷空气因为受山脉的影响,很难与南方的暖湿气流在这里汇合,因此这个季节降水量少。据我国气象资料统计,在11月到次年4月的干季,这一带地区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15%左右。

也就是说目前正处于云南四川的干季,降水少,但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太阳光照强,气温高,另外不要忽略这里冬季持续少雨干燥的气候特点也易导致二三四月份林火多发。这样气温和湿度我们就有所了解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风,这里多风且风向多变化。由于这里岭谷相间,坡陡谷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本来气候就十分复杂,风向多变,再者很多地区分布着河谷,由于昼夜温差热力环流的影响,会在昼夜间形成风向截然相反的山谷风,“一会是吹上山风,一会吹下山风”,加大了风向的多变。此外,地面越起伏不平,湍流越易发展,增加了风的复杂性;复杂的山地地形还容易形成越山气流,当大风越过山脊后会产生复杂涡流,导致局地风向更加难以判断;山谷之间,还可能产生狭管效应,加大风力;还有当发生山火时,火场空气温度不均匀,冷热气团相遇后也会扰动风向。

以上是自然因素的影响,当然人为因素也会导致这个季节山火频发,比如清明祭扫不正当的行为等,火源有自然的如雷击、自燃,也有人为的。在了解了为什么这里山火频发的原因后,我们还应该知道当山火发生时如果出现林火爆燃也会加剧山火的危险性。

地理题中的凉山林火

1、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森林覆盖率超过45%,是四川三大重点林区之一。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凉山州发生森林火灾3起。图1示意凉山州地形概况,图2示意凉山州气候要素特征。

(1)推测凉山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指出除森林火灾外,凉山发生频次较高的自然灾害。

向左滑动找答案

参考答案:

(1)冬春季节。冬春季节降水少,晴天多,气温偏高,空气干燥;森林植被、林下杂草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多,易发生火灾。

(2)山洪、滑坡、泥石流。

2、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干热河谷广布,树种以云南松为主。年3月30日,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起火点在海拔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区域。31日,火场晴间多云,风力5~6级,风向不定。图示意木里县地形和气候资料。

(1)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木里县春季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

(2)简述此次木里火灾扑救困难的原因。

向左滑动找答案

参考答案:

(1)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降水少,空气干燥;多大风。

(2)森林以松树为主,燃烧剧烈,难以扑救;风力大,风向不稳,火势难控制;海拔高,地形复杂,林木茂密,救火人员难以深入;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木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较为稀少。全县平均海拔米,相对高差米。县政府所在地乔瓦镇,距凉山州首府西昌公里。木里有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是我国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

材料二3月30日18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初步起火原因已查明为雷击导致。着火点在海拔余米左右。主要来自西昌的消防官兵因在灭火作业中遇到风向突变,导致此次严重灾难。加上地方灭火人员共计死亡30人。

材料三四川省木里县附近地形示意图以及木里火灾现场图

(1)请从地理视角分析3月30日木里发生山火的自然原因。

(2)请从地理视角分析此次灭火过程中消防官兵需要面临哪些困难。

(3)木里山火后若随即发生强降水,请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雅砻江的水文特征有何变化。

(4)木里县地广人稀,网上有人认为生命价值更高,着火点人烟稀少,应该等火势减小或者让其燃烧。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向左滑动找答案

参考答案:

(1)纬度位置较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太阳辐射不断增强,蒸发旺盛,地表干燥;降水季节差异较大,3月底雨季尚未来临,加之森林面积广大枯枝落叶较多,森林火险等级高;天气异常,雷击现象。

(2)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山火加剧消耗氧气;山上风大且风向多变;地势起伏大,灭火设备及物资补给运输较为困难;原始林区,腐殖质厚,火难以熄灭;路途较远,需徒步到达着火点。

(3)植被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导致洪峰流量增大;汇流速度加快,降水导致雅砻江洪峰提前;地表裸露,径流对坡面表土侵蚀能力增强,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雅砻江,导致雅砻江含沙量增大。

(4)赞同:从打火难度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如风向变化、火势强弱等);着火点人烟稀少,对当地人们生命威胁小;生命价值更高;

不赞同: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不及时扑灭对生态系统影响极大;森林还具有经济价值,有宝贵的木材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烧毁后经济损失大;消防员的职责就是要保护国家财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救火。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澳大利亚东南部(下图阴影部分)是丛林火灾(指在草地、灌木或森林地区的不受控制的火灾)多发的地区。年1月16日发生在阿德莱德附近的一场丛林大火,烧毁了公顷森林,栋房子。下图为该日澳大利亚附近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控制性燃烧是在野外人为的点燃较小的火,燃烧枯枝落叶和植被,但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控制性燃烧被认为能有效预防和抑制丛林火灾的发生,减轻丛林火灾造成的损失。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亚、美国西海岸等丛林火灾多发地区,控制性燃烧还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1)分析此次丛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2)说明控制性燃烧能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指出减少丛林火灾发生的措施。

向左滑动找答案

参考答案:

(1)1月份澳大利亚为夏季,气温高;处于高压的控制之下,气候干燥,降水少;等压线较密集,风力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植被较丰富,可燃物质多;人口较密集,人类活动易引发火灾。

(2)控制优势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烧死病虫害,减少森林疾病;改善大型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燃烧的灰烬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生长;促进某些植物种子传播和发芽。

(3)生物措施:种植不易着火的植物、营造混交林等,阻隔和控制火线的蔓延;工程措施:设置防火隔离带、修建道路防火工程等;管理措施:加强火源管理;加强丛林火灾预报预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防火意识。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过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高强度、大面积过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2)描述过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过火后的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向左滑动找答案

参考答案:

(1)灌木;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病虫害减少。

图片来自百度搜图

资料参考自中国天气网、四川在线、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等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yy/6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