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新年紫禁城里的春节服饰

年的最后一晚,依然用我的二指禅在打字(每个见过的人都要嘲笑一遍我不存在的指法)……

最近比较忙的事儿,除了过年前堆积的“旧账”,就剩下帮现同事们、前同事们以及各路朋友们挑选年会的衣服,毕竟现在什么都要沾个“国潮”呀!

虽然还没到新年,但是今年过年挺早的(缘由见《冬至大如年,凭什么啊!

依旧是烧脑的历法向节气特辑》),所以相关的文就早早攒起来吧!本文就从故宫春节相关的藏画去看一下宫廷里的新年服饰!

(文末插了一个小科普,关于“元旦”和“春节”)

万国来朝:皇帝家的面子工程

出一个题目——该怎样展示皇帝的气派?

现在的古装剧所能想到就是要把衣服的尾巴拖得尽可能地长,也不知道这个灵感是不是来自于外国的婚礼。

但对于古代皇帝来说,他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正月初一等着“万国来朝”。

故宫藏有多张《万国来朝图》可谓是这种想法的高潮之作。一大群穿着盛装、可一看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在太和门前面挤得满满当当。虽然看不出运动会一样的进场方阵,但旗子上还是写出了他们的是从哪儿来的:近一点的有缅甸、朝鲜、柬埔寨,远的有荷兰、英吉利、大西洋……

总之,敢想敢画,这批人就是要在新年的时候来紫禁城朝贺,在一片白雪皑皑里,显得格外的“诚意十足”。

这个时候清朝皇帝穿什么呢?

皇帝自然也没有怠慢这个场合,画面里他穿着冬季朝袍,外面还套着皮草端罩,反正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只卡哇伊的棕熊。

相关文章重温+

古人保暖趣事:「出风头」和皮草炫富的明清往事

春节期间的传统服饰,真的不止有唐装

不过当皇帝没这么简单,正月初一这天他得穿了脱、脱了穿,根据场合的需求而更换自己的服饰。也不仅仅只有这一天,清宫留下来一种叫《穿戴档》的资料,就是用来记录皇帝每一天的穿着,十分详细。

比如,咸丰四年正月初一这天是这样子的:

元旦令节。

上戴黑狐皮缎台朝冠,穿黄缂丝面白狐膁接青白膁朝袍、黄面黑狐皮芝麻花朝端罩,戴东珠朝珠系自鸣钟,束金镶珠松石四块瓦圆朝带,穿蓝缎毡?狼皮里皂靴。各处拈香、明窗开笔、看时宪书,奉先殿行礼、堂子行礼、寿康宫递如意、明窗看经、太和殿受贺、乾清宫受礼。

换带大毛貂尾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黄缂丝黑狐膁金龙袍、黄面黑狐皮芝麻花褂,戴正珠朝珠系内殿,束金镶红蓝宝石线纽带挂带挎,穿青缎毡?羊皮里皂靴毕。

看戏、进酒膳、办事。

看着就挺累人吧,就算不用自己穿,感觉也是一种力气活啊!

尽管整个场面是朝贺,画家却没画皇帝接受朝贺的样子,而是让他与皇子互动,边上还有放鞭炮的场景,硬要从这画面里挤出点阖家欢乐的气氛来。这可以说是从画面里寄托的几分美好愿景,也可以说是特意摆出对“万国来朝”不屑一顾的架势,从而更加衬托地位悬殊。

有几个版本里,也有后宫女性的出场画面,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女子的族属是不同的,最突出的自然就是旗装和汉装。汉装虽然看起来比旗装色彩鲜艳,但也远远不到我们现在很多古风爱好者平日里就穿着出门的夸张程度。

相关文章重温+

如懿传:这一波来自张叔平的清宫服饰,骨相如何?

剧说服饰史

宫斗都蔓延到旗头上了…多读书是好事,清宫戏为啥学不会?

热点旧文

以上说明服饰身份这件事,一不靠衣服拖地,二不靠发包庞大,三不靠blingbling。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zi/31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