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名医医者父母心东建亭

来源:南阳电视台天天健康

受访人物:

东建亭,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任医师,南阳医专一附院儿科一病区主任。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脑瘫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委员会委员,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南阳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南阳分会儿科常务委员,“南阳市最受欢迎儿科医生”,进修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院NICU。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师”。撰写国家级以上学术论文15篇,编著《儿科学》5部,获市级科研成果2等奖7项。独自发明国家级医学专利二项。

小编说:

据《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也就是说每名儿童患者才配备1位儿科医生。从全国来看,河南最为严重,平均每名儿童才有一个医生,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南阳作为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常住人口一千多万人,年来,出生二孩4.3万,儿科医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很多医生都不愿意选择做儿科医生,由于对象是小孩,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长围着,会给予医生很大的压力;太小的孩子,自我表达能力差,语言又不好沟通,对于医生的诊断也造成了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南阳医专一附院儿科一病区主任东建亭,在儿科的战线上一干就是23年。23年来,没有节假日、没有正常的上下班,她却毫无怨言,始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尽其所能为病人解除病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医术高超,却有着一颗温柔心的东妈妈——东建亭!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做一名儿科医生呢?

东主任:我出生在淅川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爸爸是位小学老师,但他在工作之余,常常不分昼夜为缺医少药的村民针灸治病。每当我看到爸爸手持银针、轻轻一扎,不一会儿,病人的神情由痛苦转为轻松时,我心里充满了对爸爸的崇敬。从那时起,总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可以去帮助别人,治病救人。于是在当年高考的时候,毅然报考了河南医科大学。

就在填写专业时,我的语文老师王建基王老师,他建议我报考儿科专业,他说我的性格温婉善良、有耐心、有爱心,如果想学医那就报儿科吧。就这样,我报考了河南医科大学儿科系,并被顺利录取,大学毕业后就到了南阳医专一附院儿科工作,这一干啊,就是23年。

记者:那您觉得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您刚才讲的性格方面的特点,还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东主任: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性格温婉善良,还要具备优秀的医德医术、强烈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儿童着想;

2、懂得儿童心理学,掌握与小宝贝们交往的技巧,有亲和力,这样在为小宝贝们体检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配合,对于正确观察小宝贝的病情和治疗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3、要理解家长,和家长的沟通尤为重要。不少家长在小宝贝生病时,都会有焦躁不安、紧张、恐惧等情绪,这时候要求儿科医生要宽容,给家长适当的安慰,温和详细的指导家长如何照顾病中的小宝贝,这一点尤为重要!

记者:您刚刚称呼孩子们为“小宝贝”,为什么这么称呼呢?

东主任:因为我本身也特别喜欢小孩子们,他们不仅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小宝贝,对于我来说,也都是我的宝贝。而且我觉得23年来,我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小宝贝们对我的称呼由“阿姨”变成“妈妈”,现在变为"奶奶"。每当看到有小宝贝对着我笑,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记者:您这么喜欢这些小宝贝们,您自己家的小宝贝会“吃醋”吗?

东主任:会啊,我儿子在小时候经常撅起小嘴埋怨:你只顾别人的孩子,不管自己的儿子,难道我是捡来的?每当这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作为女儿不能在父母思念时陪伴在身边,作为妻子不能好好照顾家庭和丈夫,作为妈妈更是亏欠孩子许多......好在现在儿子长大了,也理解我的工作,丈夫也在繁忙之余,把家务承担了许多,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记者:在您的从医经历中,有过什么难忘的事吗?

东主任;那是在七年前,有一天来了一个患有心肌炎的孩子,叫小奇,这个孩子只有6岁,当时他已经严重心律失常,心跳缓慢,有时一分钟心跳只有40多次,并且因为心率缓慢晕厥几次了,情况十分严重。医院治疗无效后,家医院。孩子在入院后又发生了严重“阿斯综合症”,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看着小奇又一次晕厥在病床上,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考虑了很多治疗方案,却都不敢实施,后来在心脏内科王璐主任的帮助下,给小奇安装临时起搏器,那是咱南阳市第一例给6岁孩子安装起搏器!

那一周我和其他同事们天天守在小奇身边,观察病情、记录数据,一刻都不敢松懈。经过七天的观察和恢复,小奇顺利撤离了起搏器,心率也了恢复正常,大家齐心协力创造了一个奇迹,那种喜悦和感动让我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最没想到的是,就在几个月后春节,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她说:我是小奇的妈妈,今天是大年初一,借了个手机给你打电话,我们全家给你拜年了!您是孩子的大恩人!谢谢您治好我们孩子!谢谢您!

这个意外的电话使我非常感动,小奇的爸爸妈妈住在偏远的农村,在孩子住院期间他们很少说话,表情也有些木讷。现在借个手机给我打电话拜年,并且说出来这样感激的话,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让人倍感温暖,作为一名医生的苦和累,在那一刻完全不算什么了!那年的春节,我过的特别开心!

编后语:

小编在四个月前的一个下午,曾随编导一起去采访东主任,那个时候夏天还没有过去,天气还很热。在我们采访期间,有一位年轻的男子满头大汗的来到东主任的办公室,说明来意:因为自己家才五个月的宝宝生病了,用了药也不见好,听别人说东主任是儿科方面的权威专家,所以大老远过来,想咨询一下专家该怎么办。

东主任立即示意我们停止采访,随后向这位父亲仔细的询问孩子的情况:孩子都有哪些症状、用过什么药、之前医生的诊断怎么说、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在详细了解过孩子的病情之后,东主任为孩子开了药方,并且告诉孩子的父亲,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最后送位父亲出门的时候,东主任还不断地在叮嘱他:尽量把孩子抱过来,让我当面诊断一下会更准确!并且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表示如果孩子有什么症状,可以随时联系她。

而后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陆续来了几位家长,东主任都会起身,仔细的询问小宝贝的情况,耐心的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在东主任脸上,小编没有看到一丝的不耐烦,相反,在她的话语、她的笑容中,小编看到的是她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对小宝贝们的细心呵护。

小编在这里特别希望各位家长,医院看病的时候,能够多点耐心,对医护人员多点理解和体谅。儿科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诊疗岗位,孩子们与成人不同,成人看病会自主表述症状及不适,但儿童却恰恰相反,特别是婴幼儿,她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哭闹,这往往使家长倍感焦虑,对医生的触诊会有些不理解。其实,家长应该相信医生的仁爱之心!他们不会无视病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患者!此时,做好孩子的安抚,就是给医生诊断和治疗最直接的帮助!

在此小编祝各位小宝贝健康茁壮的成长!祝愿孩子们的“东妈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专业特长:

对儿科常见病及急危重病有丰富和独到的抢救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疾病和儿童康复的治疗,率先在本市采用“穴位药物注射”治疗小儿脑瘫、脑发育不良、视力、听力障碍、智能低下、颅内出血、早产儿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脑炎脑膜炎后遗症、臂丛神经损伤等小儿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率先在我市开展儿童的语言治疗。

年率先在我市开展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及脑瘫儿童的语言治疗,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败血症、呼衰、休克、缺氧缺血脑病、颅内出血、黄疸及体重-克早产儿,抢救成功率达95%左右;采用穴位注射、头皮针、电针等方法治疗小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脑发育不良、脑出血、脑性瘫痪等效果良好;对儿科常见病及急危重病有丰富和独到的抢救经验,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

南街网是个中立的本地资讯分享平台,以上内容仅供分享,非用作商业用途。本文使用图文及视频等作品部分源于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zi/4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