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要是脚出了问题,咋办?
别怕!医院,就有一群“足控”,专治各种不服!
01
深圳首个足踝特色专科
足踝外科手外科成立于年12月,是深圳地区首个以诊治足踝、手腕部创伤和疾病的特色专科。
在足踝部畸形矫正、足踝运动损伤关节镜治疗及足踝骨折微创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在腕关节镜微创治疗、手足部功能显微重建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对胸廓出口综合征、肩胛背神经卡压、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卡压性疾病及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科室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仅年就开展Scarf截骨、微创截骨治疗踇外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功能重建、距下关节镜辅助下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距舟关节融合治疗足舟骨坏死、腕关节镜下腕舟骨骨不连的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关节镜下治疗等多项新技术,其中大多在国内领先。
02
结合临床问题开展科研
在科研方面,科室近年承担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项目7项,承担深圳大学医学院的外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并承担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实习带教工作。
“科研领域,我们主要是对踝关节软骨的损伤和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青少年平足症开展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专职的博士后,医院的力学实验室等开展科研。”足踝外科手外科主任李文翠说。
在李文翠主任看来,科室的研究要围绕临床,临床医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科研解决问题,“反哺”临床。
"比如对于青少年平足症患者,我们发现微创手术后有些病人改善明显,少数病人改善不佳,那么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通过负重CT找出原因,做负重情况下的力学分析,通过科研手段找出最佳治疗方法。为了让临床与科研更好地结合,每周一的交班会上,科研人员也参与,以便了解临床问题"
03
取长补短“组团”前进
在管理方式上,李文翠坦言,“团结”是科室最大的特色。
“我觉得我们科室最大的特色就是团结。因为人手紧张,工作量大,所以从工作上来说,怎样高效地完成每天的任务是需要团结协作的;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亚专业方向,争取每个人在自己的方向上有所建树,这样,科室人员就调动起来,每个人为科室添砖加瓦,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促进科室的发展非常有利。”李文翠表述道。
此外,在科室管理上,李文翠也特别重视“学习”。
“可以说我们天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学习,参加各种专业的会议,对我们来说,参加会议就是休息周末。”李文翠半开玩笑的表示道。
在她眼里,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了解到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情况,一方面能把好技术带回来,另一方面,也让医生具备更高的视野,最终实现“站得高看得远”。
04
做一个“会思考”的骨科医生
伴随着科室的发展,目前科室拥有10名医生,人才梯队基本完善。
为了培养好人才,科室先后派出科室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参加中长期进修学习,并安排青年医院、中山大学第一、医院、第三医院医院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力争打造一支与国内国际接轨的人才队伍。
“我们在人才自我提升上特别重视,一方面通过在职研究生、博士生等方式提高人员的学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求各个医生在固定时间做专业的小结,这就倒逼医生去了解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从而实现自我技术的提升。”李文翠说。
在提到人才培养时,“会思考”是李文翠提的最多的,通过读文献去思考、通过带学生去思考、通过回答同行的难题去思考,在李文翠看来,一个外科医生不仅仅是“手术匠”,更要学会思考,举一反三,才能保持先进。
05
学科发展要有“独门秘籍”
对于学科建设,李文翠也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要“不走寻常路”。
“我医院中唯一的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包括足部的畸形、平底、高弓,此外,在创伤和关节镜上,我们也优势明显。”李文翠说。
以小关节镜为例,这在深圳就是“独家”,以前很多需要通过常规大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目前都可以通过小关节镜微创完成,达到微创,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
“以往传统的外科医生都是开大刀,这会破坏血运,对于手术后的康复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通过小关节镜微创的方式,我们可以开一个小口子,减少对原有血运的伤害,从而让患者更好恢复。”李文翠说。
此外,通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医院唐康来教授足踝外科团队开展合作,年,对方团队来深专家共计完成门诊诊疗人次,会诊疑难病例55人次,教学查房人次,完成团队带头人远程指导小时,在临床、科研等多方面推动学科发展。
06
构建深莞惠足踝外科联盟
伴随着学科的建设,科室获得—年的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立项,全市手外科只有2家医院入选其中,医院便是“半边天”。
此外,年5月,科室联合深圳、东莞、惠州三地20多家单位,倡导成立深莞惠足踝外科联盟,通过联盟,进行疑难杂症病例讨论、远程会诊等。与此同时,科医院、医院、医院、惠州三院、医院等,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在“大健康”方面,科室也牵头对深圳10所学校开展平足筛查工作,让更多孩子通过早期干预可以“脚踏实地”的生活。
“我们之前在学校里调研发现,27%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足底问题,所以通过我们的筛查,早发现早干预,避免了孩子长大后要通过矫形手术等方式带来的痛苦。”李文翠说。
07
让国际技术在深圳“发芽”
在国际交流上,科室也安排医生前往德国奥医院医院进行深造。与此同时,科室也积极参与年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年会、中德康华足部疾病新技术高峰论坛、德国足踝外科年会等会议,不断加强国际交流。
“比如在腕关节镜上,我们医院进行学习,把好的技术带回来。”李文翠表示,国际交流不仅仅要把好技术带回来,更要让好技术在深圳生根发芽,以腕关节镜为例,香港虽然技术一流,但病人数量少也约束了技术的发展,相比之下,深圳的病人群体庞大,为技术的再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08
人工智能“加盟”学科发展
在科室发展上,李文翠也有一份“蓝图”。
“未来我们还将在人工智能方面开展产学研的合作,通过人工智能在患者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李文翠说。
在学科发展上,未来五年科室将与国内外顶尖的医疗机构接轨,进一步足踝部疾病的诊治、陈旧性足踝部损伤的治疗,开展提高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治、臂丛神经损伤神经转位,腕部慢性疼痛的腕关节镜治疗等新技术,在足踝矫形、运动损伤、足踝骨折微创、周围神经卡压疾病、腕关节慢性疼痛、肌腱末端病等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