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由于疾病的痛苦、治疗环境的陌生经常碰到患者因情绪不稳定、沟通障碍等原因引起躁动,其间患者不能自行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自行拔除各种引流管、中心静脉置管等,严重时甚至发生坠床、拔出气管插管导致窒息等,对其身体造成创伤的同时给治疗带来很多风险。护理中除将各引流管牢固固定、耐心劝慰患者、使用床护栏外,对于剧烈躁动但又不宜给予镇静剂的患者,不得不适当使用保护性约束,约束性保护一直是辅助治疗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急性精神科病房中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冲动暴力、逃跑、自伤、破坏规则及拒药会造成工作人员和病员的应激和伤害,而约束保护作为急性医学干预手段,可减少不合作事件的发生,加强自身行为控制。分析表明,约束保护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避免患者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
??什么是约束?美国卫生保健财政管理局(HealthCareFinanceAdministration,HCFA)将身体约束定义为: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或临靠于患者身体,使其不能轻易移除,从而限制其自身活动,防止其碰触自己的身体。
??为什么要约束?
??在救治危重病人时,会为病人进行心电监护、气管插管、留置胃管、尿管及其它各种引流管等。由于疾病不适、疼痛等原因,病人会出现烦躁、谵妄,甚至试图拔掉各种导管的行为;即使意识清楚患者在睡眠中也可能拔掉各种导管。为保证病人安全和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为病人进行适当的身体约束。
目的:保证患者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在护理人员执行患者约束时,能有所依据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
范围:凡院內住院患者及门急诊就诊患者,有以下情況,但沒有其他更有效保护方法的适用:
1.儿科患者:因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展完善,易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或不配合治疗的情况而使用身体约束。
2.坠床或跌倒几率高的患者: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或年老者为预防跌倒的情况而使用身体约束。
3.认知障碍:是指因思考、学习或记忆有关的精神活动障碍的情況而使用身体约束。
4.行为紊乱:有精神症状的患者为避免不适当的行为而导致患者或他人可能受到伤害的情况而使用身体约束。
5.协助治疗:是指因辅助执行医疗处置而使用身体约束;如皮肤瘙痒者、使用呼吸器患者、施行了某些手术的患者使用身体约束的情況。
???权责家属:家属签署《保护性约束告知书》
??医务人员:评估确定需约束的患者
??医生:开具约束医嘱/医生授权照护的护理人员处理
保护约束具
内容1.保护性约束一定要严格掌握指征,尽可能减少使用。
2.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医嘱,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3.医生每次下达约束医嘱时必须对必要性进行评估,要向患者或/和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和方法、约束患者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情况,与家属签署《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并记录。
4.护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患者行为前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并记录。
5.对患者采取约束措施后(具体操作方法见附件),护士要加强观察,至少每1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患者的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终止约束等情况。护士评估可以解除约束时,要通知医生检查患者,由医生决定是否解除约束。除ICU病区外,其他病区受到约束的患者一般要求家属留有能力看护患者的陪伴人员。
6.严重精神疾患患者,如果上约束带后或采取其他约束措施后,仍难以保证患者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务部或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将患者转到心理卫生病房,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7.在约束患者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执行《人性化人文关怀服务制度》,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患者个人隐私的保密。
8、操作方法及程序
(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活结)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子,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子,并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到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到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后,紧掖于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患者自尊。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保护具的目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约束和非约束不能安排在一起,(无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要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被约束的病人要安置在单独的病史或者约束室,清楚病房危险物品和一切可搬运的物品,以防患者自行解除约束后出现过激行为。
2、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病人发生意外,确保病人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无论病人是否接受约束,在使用约束前都应向病人解释清楚。
3、约束前尽可能脱去病人外衣,尽可能劝说解清大小便。
4、约束位置应舒适,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禁止将病人上肢翻到头部方向)
5、约束只能作为保护病人安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方法,不能作为惩罚病人的手段。
6、保护性约束属于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
应及时解除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患者应每隔15分钟巡视一次,观察约束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以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每2小时解松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7、实施约束时,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1、2指为原则。
8、约束带固定于床上,接头要隐蔽,以病人看不见,摸不着为宜。
9、肩部保护时肩下要垫棉垫,必须打固定节,勿使其松动以免臂丛神经损伤。
10、随时关心病人冷暖,做好基础护理,如:洗漱、料理卫生、及时清理脏、湿
的被褥及床单、保持病人床单位的清洁干燥、舒适、防止压疮发生。
11、对兴奋躁动不安者,定时喂水喂饭,保证机需要量,对拒食拒水者要采取措施,给予鼻饲或补充体液。
12、准确记录并严格交接班,交接内容有:约束原因、时间、约束带根数、约束部位皮肤情况,解除约束时间等。约束带必须班班交接,对约束病人进行床头交接班,清点约束带,仔细观察约束带松紧度、病人皮肤情况及基础护理情况,发现约束带数目不对时要及时查找,交接清楚后交班者方能离开。
13、约束带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
???保护性约束经常和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管等同时使用,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等的问题,同时由于医务人员自身的认识不同,临床应用效果也不同。是否存在一种应用指南可以帮助护士在临床上正确地做出是否使用约束带的决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医护人员思考及借鉴。
医院ICU
联系电话???
-?
联系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