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爱来评估和咨询的早产儿家长们大多会伴有一种想法:我们是早产儿,发育比其他同龄孩子慢一点很正常。但其实真的是正常吗?今天智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早产儿的相关知识,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到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早产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但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率逐渐增高。很多家长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普遍比正常同龄儿童发育慢,所以当发现宝宝存在生长发育方面的问题时不以为然,导致错过了宝宝的最佳康复治疗时机。
什么是早产儿?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
可能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
1.生活习惯和社会因素:孕妇年龄与早产有关,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为高危人群,不良生活习惯等。
2.既往有流产史、早产史的孕妇。
3.合并内科急慢性疾病及产科并发症。
4.子宫畸形:双子宫、双角子宫、子宫纵膈、子宫肌瘤、子宫颈内口松弛等。
5.外伤、疲劳、过度频繁性生活也可导致早产。
早产儿会出现哪些常见的问题?
1.体温: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早产儿的体温容易随着环境温度的高低而有较明显的变化。
2.呼吸: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呼吸肌发育均不成熟,易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时容易导致呼吸衰竭。
3.黄疸:由于早产儿胆红素代谢能力低下,且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易透过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因此早产儿发现黄疸就应及早地干预治疗,以避免脑损伤的发生。
4.营养:早产儿胃肠动力、胃肠激素分泌不足,加之生后早期往往合并感染、黄疸等多种疾病,因此早期经胃肠道的营养往往跟不上,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5.脑损伤:早产儿易发生颅内出血及脑白质软化、感染、营养不足、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导致脑损伤,严重的会影像智力和运动发育。
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1.小儿出生后吸吮无力,哭声弱或爱哭,容易惊吓、打挺;
2.过分安静,肌张力低下,自主运动减少;
3.大运动发育滞后,出现手握拳、斜视等;
4.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等。
早产儿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脑瘫,但由于早产儿大脑发育不成熟,出生后易缺氧、缺血等造成脑部损伤,所以早产儿的脑瘫患病率较高。据文献报道,个早产儿约有3个脑瘫患儿。早产儿发生严重神经行为学改变占10%~15%,轻度神经行为学改变的约占50%。早产儿胎龄越小,脑瘫发生率越高。出生体重低于g的早产儿5~15%长大后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10%发生脑性瘫痪;25~50%表现为轻度神经发育障碍;部分累及认知和行为中枢,导致学习障碍。
早期康复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婴儿期中枢神经系统还处在发育时期,脑发育未成熟,具有很大的代偿和功能重组能力,该时期给予丰富的刺激后,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正负反馈调节,促进突触发育,改善脑功能,补偿和重塑尚未建立或失去的脑功能。因此采用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对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发育商、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早产儿应到高危儿检测门诊进行神经发育随访。建议6个月龄内每月一次,6—12个月龄内双月一次。
嘉兴智爱儿童服务中心的康复服务范围
1、脑损伤高危儿及脑损伤儿童相关发育障碍的筛查、评估、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2、各种脑炎、颅内出血、颅脑外伤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2、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疾病的康复治疗,如脑性瘫痪、颅脑损伤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等;
3、外周神经疾病(如臂丛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O”型腿及“X”型腿、内“八”及外“八”等步态异常的康复治疗;
4、发育障碍,如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行为异常等;
5、先天性疾病,如马蹄内翻足、肌营养不良、唐氏综合征;
6、步态异常的筛查、保健与康复治疗;
地址嘉兴市南湖区广宜文苑商务楼5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