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用醋起作用吗 http://m.39.net/pf/a_7655858.html
高陵曲子
高陵曲子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原生态的以坐唱为主的民间传统曲艺形式。简便易行,不讲究舞台,不追求灯光,七八个人,扎个堆围个摊,手执二胡、三弦、四页瓦等自制乐器,便可自伴自唱。
高陵曲子属于陕西曲子中路的曲子代表,与西路曲子的缓而慢、昂而沉,东路曲子的华丽多变讲究润饰相比,高陵曲子更加清雅缠绵、浑厚质朴,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高陵曲子主要分布在姬家管委会枸杞赵村、药惠管委会中王村、张卜镇塬后村,现有曲子艺人余人,主要传承人有杨长工、王康政、郭社会、刘志贤等。
高陵曲子曲调丰富,在民间老艺人当中传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最常用、最为基本的四个大调是:“月调、背宫调、五更调和金钱调”。月调又分:“硬月调、软月调、月头和月尾调”;背宫调又分为:“前背宫调和后背宫调”;五更调又分为:“硬五更调、慢五更调和五更一串铃”;金钱调又有大金钱、反金钱和叠落金钱调之分。除此之外,惯用的大调还有:五更鸟、一点油、罗江怨、湘江、哭道清、放风筝、琵琶调、十里堆、司片、老龙哭海、满江红等等;小调有:西京、岗调、紧诉、慢诉、长城、采花郎、一串铃、银纽丝、连相、订岗、勾调、船调、小妹子脚和闹活调等等。有了这些丰富的大小调式,艺人们在演唱过程中,游刃有余,转换灵活,唱起曲来婉转动情,耐人寻味。
高陵曲子的曲调在演唱当中,具有极强的表达性。例如:演唱叙事类的《双官诰》或《全家福》,运用西京调,就酣畅淋漓;演唱抒情性的《五更鸟》和《阴宫鸟》,运用五更调则更能表达出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其凄婉、哀怨的情绪则会宣泄得淋漓尽致。如果运用岗调演唱《渡林英》,其热闹的场面,欢快的剧情,则展现得恰如其分。
高陵曲子即可单曲演唱,又可多曲联唱;演唱起落中间根据曲目的需要,可套唱多个曲牌。但是,套曲联唱有着一个严格的演唱套路,一般规律是:“月调起月调落”“月调背宫起,背宫月调落”“五更调起月尾调落”。
高陵曲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韵味。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避方言土语,即兴而起,即景而歌,即情而寄,爱恨情仇溢于言表,体现在一个“俗”字上而通俗浅近,即保留了民间俗曲的质朴,同时又不失自然、浪漫、狂野的情调。其语言通俗、泼辣,具有北方民族粗犷豪放的特色,又能传送出浓烈的民间生活气息。
高陵曲子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大曲和小曲。大曲基本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一个大的段落;小曲一般没有故事,是某种感情的诉说,或表现人的欢快喜悦,或表现人的悲伤愁苦。高陵曲子的唱词,有整齐排列的,有长短句组合的;曲子词是随艺人意识流动而唱补的即兴之作,极具民间性和自赋性。
高陵曲子艺人自编自唱的剧目有《蚂蚱灵》《脏婆娘》和《卖柿子》。
传唱的传统剧目有:《玲珑塔》《朋友曲》《出关》《刺目劝学》《小贤姑》《隔门贤》和《寡妇恋爱》等等。
高陵曲子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传统曲艺,集中体现出了高陵民间浓郁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复杂多元的文化娱乐活动冲击下,高陵曲子一度曾渐渐地远离了人民群众,被遗忘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近几年来,为了保护这份古老的民间传统曲艺形式,高陵县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通过不断得挖掘和整理,给高陵曲子的传承带来了生机,曲子行当的老艺人渐渐都聚拢在一起,为高陵曲子的传承默默奉献,苦苦耕耘着这片精神绿地。
文章原名《高陵曲子》
文章来源于《大美高陵》第五期,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文字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