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时候,穷时候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周末两天花了将近5个小时看完了《乱时候,穷时候》这本书,作者姜淑梅六十岁才开始识字,摆脱文盲身份,七十岁开始学习写作,在七十六岁出了这本书。

这是她一生的传奇经历,她在书中讲述了从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亲身经历与耳闻的一些事情,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乡土气息,但又耐人寻味,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以前听我妈讲过他们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每天大人们都要挣工分,孩子们放学回家后还得给家里养的牲口去割草,割满一筐草大人们也差不多回去了,才能一起吃饭。

有一段时间人饿的没有粮食吃,连树皮都吃了。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妈说她管外公要五分钱买东西,当时家里正在盖房子,外公说爸给娃取钱,结果就把她拽到房间打了一顿。

我妈给我说起这件事时,云淡风轻,一点也没有埋怨外公的意思,反而说家里正盖房子没钱,她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管外公要钱,作为父亲打她也是很无奈。

我却感觉到了他们那个年代的苦,直到读完了《乱时候,穷时候》,书中的很多故事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有点窒息。那时的人们所经受的苦难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所以现在我们没有理由说自己不幸福。

01.

不被当人的女人和糟糕的婆媳关系是苦难的冰山一角

书中的很多女人都不被当人看,用粮食就可以交换,生了儿子才在家里有地位,如果生的是女儿,那就是人们口中的绝户。

作者姜淑梅也曾被自己婆婆欺压过,丈夫每个月寄回家的二十块钱婆婆从来没有给过她。

不仅如此,还让她起早贪黑干活,吃饭也是吃最差的,还差点和孩子被饿死。丈夫也轻信父母的一面之词,为难自己的妻子。

那个年代不能离婚,离婚就会被全村人笑话。

庆幸的是姜淑梅的父亲读过书,识大体,知道女儿的遭遇后给女婿写了封信,说他不怕丢人,不行就让女儿离婚,自己的好孩子不能死在女婿的手里。这才让姜淑梅的丈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而书中的很多女性并没有这么幸运,有的因为不能从娘家拿好东西补贴婆家被打的头破血流,最后甚至被打死的。

还有因为娘家穷,陪嫁太少,处处被欺负,最后还被自己公公勒死的,因为娘家没有哥哥和弟弟,父母也只能认了。

而且在那时候,嫁出去的闺女是泼出去的水,能过就过,不能过就死,女人的命在他们眼里远没有面子值钱。

02.

贫穷并未磨灭生活的勇气

一九六零年,作者从山东到东北投奔在砖厂工作的老公,大宿舍一个炕上睡好几户人家,平躺下都不敢动,如果翻身了可能旁边位置就被人占了。

后来他们和其他两家合买了一间半坡土房,日子过得很艰苦,在这期间作者生下了二儿子,穷到生孩子时连一个鸡蛋、一两红糖、一块小儿的尿布都没有。坐月子第四天作者就开始熬碱卖碱,努力地将生活过好。

在砖厂落脚后,丈夫成了国营单位正式职工,而作者成了家属工,家属工就可以干活挣钱。

即便生病时作者也一直在干活,她吃不下饭,身上没劲,推车的时候用肚子顶着带子往前推,从怀孕用肚子推,推了六个多月。

孩子也没有流产,也许在困难时期,生命力也格外顽强。

最令人动容的是,作者去城里想买点菜,从砖瓦厂到城里来回十七里路,走着去,到半路上碰见一个卖馒头的车子,上面热气腾腾,作者想买几个馒头,但是兜里翻遍只有一斤粮票,只能买五个馒头,硬是没舍得买,跟着馒头车子走了好远,就为了多闻一会馒头的香味。

除此之外,他们家还是地主成分,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被批斗。

在这样无比艰难的情况下,作者生养了6个孩子,赡养了曾经虐待过自己的公公婆婆,又在六十岁开始识字、学写作。

我想作者能有如此魄力和乐观坦然对待苦难生活的态度,离不开她的原生家庭。

03.

母亲的乐善好施,为家庭积攒了福报

作者的母亲有胆识,也乐于助人,将自己日子过好后也不忘穷人,别人借东西不管还不还,她都会借。农忙的时候,家里的车马邻居也是随便用。

穷人家大人孩子有病了,她会去看看,送白面、香油、鸡蛋和糖等,还给以前对自己不好的大娘送好吃的,有时还替村里人断官司,在村里有很高的声望。所以在土地改革时,她也没有被批斗。

经历了土地革命、解放战争,他们也从“地主家庭”变成了穷人,曾经那些帮助过的人都反过来帮助他们家,甚至还集体为即将被枪毙的父亲求情,最终让父亲免于一死。

这些都是母亲的善良与乐善好施积攒下的福报。因为深受母亲的影响,作者一生也是温暖善良的人,从不与人结怨,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公公婆婆也是以德报怨,并为他们养老送终。

04.

父亲的乐观积极,让作者有勇气面对苦难

曾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父亲对作者说:“人在困难的时候,不要向困难低头。要多动脑子去想,想出好办法,去解决困难。”

作者问要是想不出好办法怎么办?父亲告诉她,那就把心放宽。不可挽回的事,不要去多想它。

当作者问什么是不可挽回的事时,父亲当时在饭桌上,举着碗说,“就好比这个好看的碗打了,你再心疼,它也长不上去了。”

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最宝贵的告诫,当作者渐渐长大,经历了一些苦难后,她终于明白了父亲这番话的含义。

所以她才能历经苦难而不迷惘,始终有一种向上的顽强的生命力。而当生活逐渐变好时,作者也没有虚度光阴,贪图享受。她始终在学习接受新事物,识字、写作,弹琴,出书。

05.

面对苦难的方式比苦难本身更重要

那个年代的苦难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我写出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作者经历的远远不止于此。

她面对苦难的勇气与坚强让人感动,她的善良与乐观也让人动容。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与打击时,被朋友背叛时,有着难以言说的苦痛时,告诉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姜淑梅奶奶经历了那么多,她依然都能坦然自若,因为苦难终会过去,而你对待苦难的方式,也决定了以后的人生道路。

就像尼采所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而我更想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才能穿越痛苦。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yx/8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