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刮痧刮错了,当心伤到肾功能

手机:

天气热,不少人会刮刮痧,去去暑气。7月8日下午,影星陈学冬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刮痧照,背部深红色一片,并配文:密恐者勿入,刮痧秒出痧的威力。

医院医学保健中心倪锋副主任中医师对此直言:刮痧这样用力并不好,绝对不是出红才好。

对于陈学冬吐槽自己“秒出痧”,倪锋医生解释,“出痧”快慢不是疗效的风向标,而与皮肤是否敏感有关,有的人刮痧之后,皮肤上看不出什么,但表皮的毛细血管可能已经破了。

倪锋医生说,刮痧的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促进人体自我免疫功能的恢复,对中暑、落枕、风寒感冒有一定干预的效果,现在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欢,因为还能缓解颈肩痛。

之前,阿娇刮痧挂出“血红后背照”曾引起热议。专家们普遍评价,这就刮过头了,下手过重造成皮肤出血,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可能引起皮肤的局部红肿感染。

刮痧用力过度,最常见的是皮肤损伤,老人小孩尤其要谨慎。“刮痧导致大量代谢产物排放到组织液中,通过肾脏尿液排出,如果刮过度,而本身肾脏功能弱,会带来肾功能的损害。”倪锋医生提醒。

刮痧过程:每个部位分三次操作,用玉石从上至下、从内到外,先轻轻刮5下,稍稍见红,再用力刮10下,如果皮肤还耐受,再补充刮5下。

倪锋医生并不反对大家在家里刮痧,预防中暑或是祛湿气,刮痧的确有好处,但关键是把握好度、循序渐进。那么,还需要注意什么呢?他也一一罗列如下。

这些人不适合刮痧:身体虚弱或疲劳、体质差,慢性病、白血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脑心血管疾病患者,孕妇、来例假,存在皮肤破损的人。

刮痧时,不能开空调或电风扇。刮痧当天前后,都不要喝冷饮。刮痧后,建议多喝温水,能睡一小会儿最好,如果要洗澡,至少在半小时之后。

刮痧工具可选择厚度适中、边缘钝而圆滑的器具,比如玉石、牛角梳、瓷汤匙。刮痧时,请使用润滑油或橄榄油,凡士林也是不错的选择,千万别用红花油。

手法要谨慎,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出冷汗的症状,要及时中止并平卧,症状若无缓解,要及时送医。一般来说,刮痧5~7天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二次。

那么日常我们该怎么刮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主任医师杨金生说,手拿刮板,刮板前进的方向跟皮肤的角度成45°或者更小,越平刮起来越舒服,不要去铲。要顺着血液循环的方向刮,不得来回刮。每次刮3~5个部位为宜,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半小时。

力道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轻刺激是“补”,强刺激是“泻”,一般人不知自己体质是实是虚,拿捏不准该补该泻,就保持力道平均,这叫“平补平泻”。第一次刮完等3~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

刮痧的手法掌握了,下面学习身体病痛要刮哪儿?

精神不振:百会+太阳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方法:头部刮痧有三种方法,第一,把梳子由前发际从前向后梳,毛泽东就是这样刮的,早晨一梳脑子就清醒了;第二,由头正中间,向各个方向刮,以百会为中心,全头放松刮;第三,头正中向前刮,头正中向后刮,头两侧太阳穴向后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有利增强记忆力。

提示:没事就刮一刮或揉一揉,但力度要轻。

颈肩疼痛:风池+肩井

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头一低脑后的两个坑就是这个穴位;

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方法:风池从上向下贴着皮肤刮,一直刮到肩井,然后沿着肩膀的方向,由里向外刮,有肉的地方三十下,没肉的地方就二十下。

提示:用手腕调整角度,前臂做移动,带动刮痧板刮拭。

咳嗽气喘:天突+膻中

天突穴:颈前正中线,胸骨中央凹陷处。

膻中穴:胸部正中两乳间。

方法:沿正中一条线,由上向下刮。也可顺着肋间隙刮,用棱角侧着由里向外刮,一般刮十次到二十次,刮得胸部有点潮红就可以了。

提示:乳头、乳晕及乳部不明原因肿块禁刮。

消化不好:中脘+天枢

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指宽。天枢穴:脐中旁开2指宽。

方法:腹部肌肉走形是由上向下,血管也是这样走,有人为了减肥由里向外刮,越刮肉越松,腹部的刮拭也应由上向下。

提示:排便功能差就在肚脐以下刮,有些女同志痛经也刮下腹部。

补血养肝:血海+三阴交

血海穴:屈膝,用掌心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肉最多的地方;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4指。

方法:由下肢内侧血海穴一直刮至三阴交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形成为止。常刮三阴交能够起到补血养肝的目的。

提示:下肢刮痧先刮外侧,由上向下,再刮后侧(膀胱经的位置),然后再刮内侧。

刮痧后该做些什么,以及刮痧的环境等注意事项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医院针灸科主任孙建华推荐,在家刮痧,出痧以后喝一杯温开水,最好是淡盐水或者淡糖水。

人体在刮痧过程中损失了一些津液,喝盐水和糖水一方面能够补充津液,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从而加强刮痧的功效。孙主任还提醒,刮出痧30分钟内不要洗凉水澡。

阿祖苗药·民族瑰宝

阿祖消痛贴组方来源黔西南苗族传承千年古方:选用当地黑骨藤、见血飞、四块瓦、透骨香、川穹、鸡血藤等11味道地药材,处方按苗医的“配单不配双”和“三位一体”(三位一体,就是领头药、铺底药、监护药三类药物共组成方)进行配伍。

①领头药黑骨藤,别名铁骨头苦、凉。一直作为草藤科类治疗风湿最为有效的中草药,有万藤之王的美誉,藤状灌木,长达10m。黑骨藤作为方中领头药,具有活血通经,祛风祛湿之功效。

②铺底药四块瓦,别名四大天王辛,温四块瓦作为铺底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治疗风湿麻木、疼痛,跌打痨伤。

③铺底药透骨香,别名透骨草,辛,温。透骨香作为铺底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治风湿关节痛,水撒,跌打损伤等有特效。

④铺底药见血飞,别名飞龙掌血,:辛,温入肝、肺经;见血飞作为铺底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之功效。

⑤监护药追风伞,别名公接骨丹。味辛,性温,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跌打,骨折。

⑥其它十几味监护药配伍在一起,就形成了经典的名方,对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有特效。

阿祖苗药的工艺制作非常严格、讲究。采收严格按季节、时辰、药材的属性进行采摘;阴山或阳山采摘都大不相同。苗医药起源很早,早期的医药活动近似“巫医合一”。相传古人在膏药熬制前身穿法衣、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行鞠躬三拜,口中念念有词,待法事、咒语完毕后药材才下锅,据说这样熬制出来的膏药具有灵性,更为膏药增添了神秘色彩。阿祖消痛贴工艺流程制作上非常讲究,药材的采挖、晾干、粉碎、熬制、浸泡(72小时)、晾片(72小时)去火毒等24道秘制工序生产工艺,生产整个过程中所有膏全部采用人工贴片与包装,以最大限度聚集了人的能量,整个生产过程中模拟了鲜药所具有的营养价值,避免因生产过程药效降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在贵州苗药药业有限公司强大研发队伍与技术创新之下,突破了传统膏药“有异味、易粘身”的技术难点,运用四面弹力布、德国进口汉高胶等作为产品材料,增强与皮肤的亲和力,避免过敏,使用舒适;药贴外观采用最新设计理念,具有良好透气性,不易粘连皮肤,不易脱落等明显优势。药贴柔软自带清香,不粘身,清洁卫生,使用方便。

阿祖苗药消痛贴达到了融经络、穴位、药物治疗为一体多重叠加功效:膏药吸收后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以穴位灸疗法和经络疗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整体叠加作用。具有活血化淤、祛风除湿等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跌打损伤、肌肉拉伤、手足关节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背各种疼痛有着良好的恢复功效。

业精于药·专注于人

神奇的民族,神秘的苗药,注定会有神奇的功效,阿祖苗药在产品品质上力争做到极致,所以疗效确切有保证。

鲜药透骨止痛快:阿祖苗药消痛贴以新鲜药材入药,药力刚猛,能透皮透骨透骨髓,直入病灶;活血化瘀快,消肿止痛快,当天贴当天止疼痛。

穴位按摩通经络:阿祖苗药消痛贴融入中医穴位通经活络祛病的原理,贴敷于穴位,药力直入骨髓,患者关节如火炉烘烤。酸、麻、僵、痛、凉、肿迅速消失,关节灵活敢动,能跳敢蹦,能弯能干活。

修筋养骨强体魄:阿祖苗药消痛贴独有的修筋养骨成分可修复骨损,恢复骨膜的弹性,用上一次就见效,坚持按周期治疗效果更好。

赞赏

长按







































诚信白癜风医院
怎么才能让白斑停止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zi/1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