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您读懂土默川的民间娱乐高跷脑阁晋剧

呼和浩特城乡汉族人口占多数,因而在民间娱乐方面的活动较多,范围较大,影响较广,并吸引着其他民族的人们共同参与和观赏。呼和浩特地区的民间娱乐,一是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候,欣赏晋剧团和二人台的演出;二是城乡各地一些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演唱活动,称为“打坐腔”;三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由社区和乡村组织的民间社火。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原本是山西的地方剧种,年前形成于晋中一带,很快就传人土默川地区,到了清末民初,归化城已经有了几大晋剧班社,涌现出“水上漂”、“狮子黑”、“八岁红”、“舍命红”和康翠玲等一批著名艺人,先后上演过《打金枝》、《金水桥》、《空城计》、《下河东》等一百多出连本大戏。晋剧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归化城的晋剧开始以唱腔清亮、武打火爆的北路梆子为主,后来又流行音调平和、鼓弦舒缓的中路梆子,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念白铿锵有力,充满阳刚之气,唱腔高亢激越,更显粗犷豪放,形成了塞北地区独有的风格和韵味,不但深受蒙汉各族百姓的喜爱,在周边各省也大有名气。

新中国成立后,呼和浩特市以及各旗县都先后成立了晋剧团,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还编演了《白毛女》、《江姐》、《刘胡兰》等现代戏和《王昭君》、《草原烽火》、《嘎达梅林》、《席尼喇嘛》、《三娘子》等历史人物剧。每到逢年过节,呼和浩特城乡唱大戏,都会吸引四乡八村的人们前来观看,人流涌动,观者如潮,红火热闹的气氛要延续好几天。

呼和浩特地区是二人台的摇篮和发源地。二人台最初是晋陕一带民间艺人的说唱艺术,称为噔哒腔,流传于土默川黄河沿岸、河套地区和晋北、陕北一带,清朝光绪初年形成二人台,是用蒙汉两种语言同时演唱,被称为“风搅雪”。二人台是结合汉族的爬山调和蒙古族的民歌曲调,并借鉴了晋剧和大秧歌的表演和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集唱、念、做、舞于一体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新剧种。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张家口地区多年,至今仍是土默川各族人们非常喜爱的娱乐形式。

二人台道具主要是手绢、折扇和霸王鞭,一般由两个人表演,一旦一丑,载歌载舞,幽默风趣,欢快活泼。二人台乐器主要是四胡、扬琴、笛子“三大件”,后来又加上了梆子、锣鼓和“四块瓦”。传统的二人台剧目有反映百姓凄惨生活的《走西口》、《卖老婆》、《光棍哭妻》、《遭年馑》;有控诉封建礼教的《童养媳》、《惊五更》、《小寡妇上坟》、《想娘家》;有歌颂劳动生产的《打樱桃》、《割莜麦》、《五哥放羊》、《撇白菜》和赞美爱情的《挂红灯》、《打金钱》、《探郎》、《卖碗》、《梳妆台》。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创作了《刘胡兰》、《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梁山伯与祝英台》、《杨柳青青》、《小女婿》、《二板头进城》、《接婆婆》等一大批新剧目,演员人数有所增加,唱腔板式和服装道具也更为丰富,二人台变成了“多人台”。在呼和浩特的市区和农村,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二人台的曲调一响起,都会吸引不少男女老少围拢过去,他们常常听得如醉如痴,看得开怀大笑。

多年以来,“打坐腔”一直流行于呼和浩特城乡各地,“打”是演奏和表演的意思,“坐腔”就是清唱。几个二人台爱好者闲暇无事聚在一起,“你拉胡胡我吹枚(笛子),咱们俩逗一段二流水”。“打坐腔”不分场地,不拘形式,不穿行头不化妆,亮开嗓子尽情唱,即使唱跑了调忘了台词也无所谓。“打坐腔”一般仍以传统二人台剧目为主,流行的有《种洋烟》、《拉骆驼》、《瞎子观灯》、《赶骡子》、《长工叹十声》、《水刮西包头》、《二姑娘要女婿》、《小叔子挎嫂嫂》、《偷黄瓜》、《压糕面》、《母女俩顶嘴》、《放风筝》等。从这些剧目可以看出,二人台的一大特点是贴近世俗生活,虽有些不登大雅之堂,却一向很受土默川平民百姓的喜爱。过去有很多二人台艺术家就是从“打坐腔”开始,练出了嗓子唱出了名,最后进了专业剧团。建国初期的二人台著名乐师张埃宾笛子吹的响,人称“吹塌天”,周治家四胡拉的好,人称“拉塌地”,他们都是在土默川农村走街窜巷“打坐腔”的卖艺生涯中,炼就出精湛的演奏技艺。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呼和浩特城乡各地都要有组织地办社火,并已形成了秧歌、高跷、脑阁、抬阁、车船、舞龙和灯火六大类。建国前的归化城秧歌就已风格各异,形成流派,人们评说:“淌不浪村的秧歌凭晃了,海窟街的秧歌凭棒了,小召前的秧歌凭浪了,三官庙的秧歌凭唱了。”意思是淌不浪的秧歌队身段优美,脑阁晃的好;海窟街的秧歌队武艺出名,棍棒耍的花哨;小召前街的秧歌队表情丰富,会瞟个媚眼;三官庙街的秧歌队有歌有舞,以唱功见长。

土默川地区最出名的“高跷”在陶思浩,他们24个人一队,领头的是个小伙子装扮成的老太太,“妈妈咋走你咋走,妈妈咋扭你咋扭”,陶思浩“高跷”的特点是节奏慢,跷子高,跳着走,队形整齐。

“脑阁”是把一到三个小孩打扮成戏剧人物固定在铁架上,然后由一个壮汉扛着走,孩子们站在上面边晃边舞十分可爱。每年的元宵节是呼和浩特城乡街道上最红火的时候,锣鼓喧天,彩队纷呈,老少齐舞,人流涌动。

本文内容来源小编整理,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kuaiwaa.com/swjg/3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